02
促進國際共同投資與產業合作
 

為助攻具發展潛力的臺劇及國片對接國際市場、打動全世界觀眾,並吸引國際影視製作資源與臺灣對接,文策院透過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,提供影視作品在製作及行銷階段的有效支持,鼓勵臺灣團隊累積國際合資合製經驗,協助提升臺灣元素IP及原創內容的全球能見度。

臺製電視劇及國片近年有不少叫好又叫座的表現,加上OTT串流平台強勢崛起,形成影視產業進軍國際的好機會。打開國際市場,能夠擴大作品的市場規模、延續作品生命週期、創造以原創故事展現不同形式魅力的可能,文策院推出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,讓越來越多的臺灣影視作品躍上國際舞台,蓄積「臺流」量能。

製作投資及行銷支持 助開發製作案達陣

由於國際投資人對於臺灣影視內容與產業較為陌生,為了促進國際合作,針對已經與文策院簽署合作備忘錄(MOU)的業者,若製作案同時具備臺灣元素、國際合資或合製,以及國際通路三大條件,文策院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補足前期開發的資金缺口與增進投資信心,以製作投資及行銷合作兩種方案,進一步將作品推到全球通路,鼓勵業者與國際資金進行合資合製,並提供國際宣傳與發行行銷的合作。

因影視作品前期開發需投入大量時間、人力與資金,若為改編既有IP也須先取得授權,使創作者與製作方在未獲投資前,即需投入高成本的開發費用,文策院透過「內容開發專案計畫」牽起業者的手,針對田野調查、編劇等劇本開發費用,持續與合作夥伴進行內容孵化,加速作品的內容開發。

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與「內容開發專案計畫」就已有基礎規劃和臺灣元素的開發製作案來合作,連結產業長期面臨的產量不足、國內外投資信心不足、資金缺乏、缺少通路、國際市占率低、國際品牌識別度低等斷點,逐步完備臺灣文化內容產業生態系。

引領新秀持續深耕 為年輕導演的下一部作品鋪路

由於人才是產業成長的根基,為鼓勵在影展得獎或入圍的年輕導演,持續創作下一部作品,文策院與「臺北電影節」、「高雄電影節」、「金馬創投會議」及「臺灣國際紀錄片影展」等,陸續簽署MOU,針對特定獎項獲獎或入圍者,亦提供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、「內容開發專案計畫」資源支持,引領新秀持續深耕,為產業培植新血。

文策院的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共同投資,除了成為開發製作案堅實推展進度的後盾,臺灣的製作團隊也得以藉此獲得不一樣的視野,有更多能量提升製作的規模、擴大投資者的來源;團隊中有越多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,將帶來越多不同的交流跟學習,為臺灣製作人才營造更多元的成長環境。

文策院投資機制打開大門 國外團隊主動尋求合作

由於各式題材和議題在臺灣都能盡情發揮,臺灣多元的創作環境逐漸在國際市場打出名號,不僅成為各國創作者展示作品的舞台,更是各國的投資者、製作公司在亞洲尋求合作的優先選擇,透過文策院針對不同需求設計的機制,促成更多國際合作,讓臺灣的作品持續打開國際通路。

行銷支持方案則是希望能夠在國際平台本身的品牌行銷之外,提供製作公司更多資源,針對臺灣內容在全球華語市場,進行更細緻的宣傳和行銷,以提升臺灣國際聲譽。

2021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

為提升國際投資人對臺灣影視作品的投資意願,文策院推出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,針對文策院MOU的合作夥伴,提供製作投資及行銷支持。


點此看最新計畫細節

展現臺灣合資合製能量 打造更多値得追的臺劇

文策院透過「國際合作投資專案計畫」加速臺灣作品進入國際市場,2021年已投資10案,合作方橫跨法國、德國、波蘭、葡萄牙、挪威、阿根廷、巴西、新加坡、尼泊爾等國,並已有8個合製案進入開拍、製作階段,分別為:與法國合製的《為了國家》、《芳香嶺》,以及《神人之家》;與日本合製的《正負之間》與《歡樂滷沙沙》;與新加坡合製的《明天比昨天長久》與《刺心切骨》;以及與馬來西亞合製的《空巢》;行銷支持則以2022年上映的影集《媽,別鬧了》為代表,與Netflix合作國際行銷,讓全世界的觀眾看到更多臺灣原創作品。

文策院期待透過國際合製,引進海外人才來臺拍攝之外,更能促成臺灣影視從業人員與國際交流,不僅能對接國際產業規格,也讓臺灣影視作品獲得更多與世界接觸的機會。1